早安健康

瘦瘦針風險+1!食物久滯胃裡成隱憂,術前麻醉必做一事保命

吳文傑醫師
2025-09-06 10:00:00
291
收藏
分享

還以為你偷吃?原來是.....記得上週幫一位患者作麻醉胃鏡,發現他裡面都是食物,結果錯怪這個患者沒有禁食八小時,有偷吃?結果大逆轉,他餓了12個小時了。

因為太多人有在用減重藥物跟針劑,所以這是重要且關係到手術安全的資訊,也是目前麻醉醫學界非常重視的新議題。針對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瘦瘦針)的患者,全球主要的麻醉醫學會都已經發布了新的術前禁食(空腹)指引。


傳統的「術前禁食8小時」對於這類患者是不夠的,因為他們的胃排空速度被藥物顯著減緩。即使禁食了很長時間,胃中仍可能殘留大量食物,在麻醉時極易引發致命的「肺部吸入性肺炎」。

手術前瘦瘦針沒有按時停藥風險高!美國麻醉醫師學會公開共識指引

美國麻醉醫師學會在2023年6月發布的共識指引。ASA 指引的核心是根據<藥物的使用頻率>來決定術前處置。

  1. 如果您是「每日」施打一次的GLP-1 藥物(例如 Liraglutide/Saxenda® 善纖達)
    在手術/麻醉**當天早上,不要施打該藥物。

走慢一點,吃暖一點,笑多一點,健康就在你身邊。身體會記得你善待它的每一刻!請點我👉免費加入「早安健康LINE」👈讓我們帶著你一起越變越健康!

 
  • 如果您是「每週」施打一次的 GLP-1 藥物(例如 Semaglutide/Ozempic® 胰妥讚, Wegovy®; Tirzepatide/Mounjaro® 蒙治諾)
    在手術/麻醉前,停藥一週。
     
  • 舉例:如果您固定每週三注射,而手術安排在下週四,那麼您應該跳過這個週三的注射。如果沒有按照建議停藥,或是有腸胃道症狀,該怎麼辦?指引也考慮到了緊急手術或患者忘記停藥的情況。

    評估腸胃道症狀:麻醉醫師會特別詢問您是否有嚴重的腸胃道症狀,例如:嚴重噁心、嘔吐、腹脹、腹痛,這些症狀可能暗示您的胃排空延遲情況非常嚴重。視為「飽胃 (Full Stomach)」處理。
  •  

    如果患者沒有按時停藥,或者有明顯的腸胃道症狀,麻醉醫師會將您視為「飽胃」的高風險患者,並採取最高規格的預防措施,可能包括:
     

    1. 考慮延後非緊急手術:如果手術不是緊急的,最安全的做法是延後手術,直到符合停藥和禁食的標準。
      採用「快速誘導插管 (Rapid Sequence Intubation, RSI)」:這是一種特殊的麻醉插管技術,旨在最大限度地縮短從給藥到氣管插管完成的時間,以減少逆流和吸入的風險。
       
    2. 考慮使用「胃部超音波」:在麻醉前,麻醉醫師可能會用超音波掃描您的胃部,直接評估裡面是否還有殘留物,以決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 考慮區域麻醉:如果手術部位允許(例如肢體手術),可能會優先考慮半身麻醉或神經阻斷術,讓您保持清醒,避免全身麻醉的風險。
     
  • 有打瘦瘦針但要動手術怎麼辦?做到3個醫師建議評估風險最安全

    給患者的關鍵建議(非常重要!)如果您正在使用任何形式的「瘦瘦針」並且即將接受需要麻醉的手術或檢查(包括無痛內視鏡),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1.主動告知!
    在手術排程時,就要告訴您的外科醫師。
    在麻醉前訪視時,務必清楚地告訴您的麻醉醫師。
     

    2.提供詳細資訊: 

    • 您使用的藥物名稱是什麼?
    • 您的劑量是多少?
    • 您是多久打一次?(每天或每週)
    • 您最後一次注射的日期和時間是什麼時候?
       

    3.誠實回報症狀:不要隱瞞任何噁心、嘔吐或腹脹的感覺,這對麻醉醫師評估風險至關重要。


    總結來說:針對使用 瘦瘦針的患者,傳統的禁食標準已不再適用。新的指引要求根據用藥頻率,提前停藥,並在麻醉前進行更嚴格的風險評估。您的主動溝通是確保自身麻醉安全的關鍵第一步。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Consensus-Based Guidance on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Adults and Children) on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Receptor Agonists |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2. GLP-1受體促效劑類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 – 藥害救濟基金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