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樓中亮醫師(「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夏天長時間在冷氣房吹空調,造成「陽氣未宣發,導致體表累積寒氣」,而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濕疹、發癢;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痠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氣不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慮不清、頭腦不清醒。
中醫認為夏天提供人體最好的「除濕」機會。經過了秋天的涼、冬天的寒、春天的濕,身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累積許多寒氣、濕氣。所以應該在夏天時,透過適當的運動,身體體表的溫度上升、適當發汗,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幫助體內排出這些寒與濕。
夏天出汗還可以「調節體溫」,因為流汗後皮膚溫度平均可降低攝氏4度左右,反而不覺得那麼熱了。
【袪濕保養方】
蒼朮10g、白朮10g、薏仁30g煮1500cc水喝。
【延伸閱讀】
★ 作者簡介 ★
樓中亮 醫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創辦人,現任「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 Facebook、 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教室、 樓中亮醫師youtube影音頻道
夏天是除體濕的最好機會!中醫袪濕薏仁水調節體循環
夏天長時間在冷氣房吹空調,造成「陽氣未宣發,導致體表累積寒氣」,而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在體表就會形成皮膚水腫或濕疹、發癢;在關節(筋骨)處則會造成四肢痠痛;在腸胃道則會形成拉肚子及吸收不良的問題,久而久之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甚至產生「睡再久也都睡不飽」的感覺,因為陽氣不升發,頭腦所需要的能量無法向上供應,所以會思慮不清、頭腦不清醒。
中醫認為夏天提供人體最好的「除濕」機會。經過了秋天的涼、冬天的寒、春天的濕,身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累積許多寒氣、濕氣。所以應該在夏天時,透過適當的運動,身體體表的溫度上升、適當發汗,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幫助體內排出這些寒與濕。
夏天出汗還可以「調節體溫」,因為流汗後皮膚溫度平均可降低攝氏4度左右,反而不覺得那麼熱了。
【袪濕保養方】
蒼朮10g、白朮10g、薏仁30g煮1500cc水喝。
【延伸閱讀】
-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 原來我們體內濕氣這麼重!4類食材輕鬆袪濕
- 女中醫:溫水排濕氣最有效!還有4特效茶飲
- 體內濕氣讓人疲累又水腫!40秒伸展活化肝腸機能
- 人體最要排的毒是濕氣!水腫體質不可不知的排濕法
★ 作者簡介 ★
樓中亮 醫師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創辦人,現任「樓中亮中醫體系」院長。
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網 Facebook、 樓中亮中醫預防保健教室、 樓中亮醫師youtube影音頻道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