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52歲回春像35歲!美國長壽專家每天3習慣,生物年齡年輕11歲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9-09 10:00:00
90
收藏
分享

有人一到中年就覺得體力下滑、雙腿無力,也有人越活越年輕,彷彿把時鐘轉慢了好幾圈。秘密就在於「生物年齡」,它比身分證上的數字更能揭示健康真相。

有人一到中年就覺得體力下滑、雙腿無力,也有人越活越年輕,彷彿把時鐘轉慢了好幾圈。秘密就在於「生物年齡」,它比身分證上的數字更能揭示健康真相。

美國抗老與肥胖治療專家洪克特(Kurt Hong)醫師認為「年齡只是數字」,52歲可以活得像35歲,也可能完全相反,他就靠著日常生活習慣,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超過10歲,活生生證明,長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幸運,而是每天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同時歸納出值得效法的三大關鍵,運動、營養、動腦,只要持之以恆,就能為自己寫下獨一無二的長壽劇本。

1.有氧加重訓,維持心肺與肌力

洪克特醫師認為,運動是延緩老化最直接的方法,但未必需要每天揮汗2、3個小時,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每週固定2次就能受益。 夏天時,他習慣在戶外跑步、健行或游泳來保持心肺健康;在健身房,則會花45分鐘做重量訓練,維持肌肉量與骨密度。

運動能力本身就是健康老化的指標之一,從走路速度、握力、下肢肌力、甚至日常活動的流暢度,都能看出端倪。運動醫學博士陳俊忠教授也曾在臉書專頁分享一則《英國醫學雜誌》研究,每週運動只要達到 1 小時15分鐘,就能大幅降低早死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去運動怎麼辦?新研究發現,透過「微步行」、「運動零食」法則,把握短短2-3分鐘甚至幾十秒,起身活動、走一走,中斷久坐傷身的壞習慣,累積起來同樣對健康大有好處,能促進代謝、減少心臟病、糖尿病及部分癌症風險,有動絕對比躺著不動好!

2.維生素D守住骨骼,也能延緩老化

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但洪克特醫師每天只固定補充一種保健品,就是維生素D。原因在於,隨著年齡增長,骨質密度逐步下滑,骨質疏鬆會使得骨骼變脆弱,增加骨折風險,而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骼健康,包含每次10至20分鐘的適當日曬(避開日光直射時段),也可以幫助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年輕時增加骨密度,就可以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在各年齡層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對於維持骨骼健康都有很大幫助。而補充維生素D的好處,還不僅於此,身心科醫師劉興政分享,在美國VITAL研究中,長期補充 2000 IU維生素D3的人,「端粒縮短速度」會顯著減緩,這被視為細胞老化重要指標,等同於延緩了約三年的生理老化。

3.每天動腦,大腦可以越用越年輕

除了身體鍛鍊,洪克特每天也會花1至2小時挑戰腦力,像是閱讀、下棋、甚至是陪孩子玩桌遊!他深信「大腦就像肌肉,不用就會退化」,這樣規律的認知挑戰也能累積「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讓腦部在退化或病變時,依舊能維持功能,有助延緩阿茲海默症等症狀。

誰說過了一定年齡,大腦就一定不好用了?國衛院研究員黃緒文就曾指出,老年人的大腦仍具高度可塑性,即使七、八十歲,仍能透過學習或訓練產生新的神經連結,導致高齡者在語言、詞彙表達,甚至能比年輕人更精準,也證明腦力運動能夠延緩退化!

「活上百歲不靠奇蹟,靠自己務實的事蹟。」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在部落格文章也提到,許多長壽密碼早就藏在日常,例如,研究發現,熬夜會讓壽命縮短6至8年,因此像是規律作息,不熬夜,及主動管理自己的飲食與運動,都很重要。別等生病才追健康,現在就開始,為你的百歲人生提早佈局!

 

參考資料:
  1. 3 Simple Habits a Longevity Doctor Who Reversed His Biological Age by 11 Years Swear by - Business Insider
  2. 運動醫學博士 陳俊忠教授 - 英國醫學雜誌近期公佈了一項關於“長壽運動”的研究成果... | Facebook
  3. 維生素D可以抗衰老?從「端粒」開始守護青春! - 佳齡健康
  4. 透過腦力運動刺激認知 讓熟齡者的大腦更勝年輕人 – 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5. 60歲,就知道:你,能不能活到100歲了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