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頻尿未必泌尿道感染?當心自律神經失調!名醫:改善先做到2件事

早安健康鍾佩錦
2020-10-06 16:30:00
98,825
收藏
分享
以往出現頻尿、急尿等症狀,第一時間可能會先反應:是不是又泌尿道感染了?但若是看了醫生診斷沒有感染,卻仍然膀胱過度敏感,出現頻尿、急尿或尿意感頻繁等症狀,始終找不出原因,當心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

頻尿、急尿與自律神經失調也有關?



家醫科醫師王健宇指出,如果出現頻尿、急尿或尿尿會痛等,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很大,因此他建議大家仍然可以先去看泌尿科檢驗,究竟是不是尿路感染,確診後經過適當的治療如服用抗生素,五到七天就會痊癒。「接下來就是避免憋尿,每天都有喝到該喝的水量,這些問題都會解決。」


然而,王健宇醫師強調,很多人「得過病後會出現陰影」,害怕自己又因為憋尿而泌尿道感染,因此過度緊張,「一有尿意就去尿尿,或是喝水後不到一小時也去尿尿」,變得常常跑廁所,但其實身體器官並沒有很大問題,但頻繁去上廁所這個狀況,已經造成生活中很大的困擾。

「我都說這是尿尿恐懼症,尿也怕,不尿也怕。」王健宇醫師說明,當我們排尿時,需要膀胱的肌肉配合,但相關的肌肉都不是我們可以自主控制的,而是自律神經調控。然而,當肌肉的協調機制混亂時,就會導致膀胱過度敏感,「儲了一點點的尿就開始擔心,一旦開始擔心尿道口就憋不住,就會想要尿尿。」

「尿尿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你恐懼的事情。」王健宇醫師指出,無論是功能上的問題(器官本身沒有問題),例如膀胱過動症;還是結構上的問題,如間質性膀胱炎,只要引發排尿的困擾,整個情緒及神經就容易進入不穩定的狀態,「每天要困擾尿尿好幾次,整個情緒壓力如何獲得平衡?」


預防泌尿道感染,讓身體更健康,喝水很重要!下一頁看醫師教你1招反推,你喝的水夠不夠?

尿量反推法!醫師教你正確喝水這樣做



身體健康與否,水喝得夠不夠也是關鍵,同時更是避免泌尿道感染的方法!然而,有關喝水要喝多少才夠?坊間有很多種說法,對此,王健宇醫師建議用以下原則來喝水。

  1. 按照自身習慣「規律」喝水。例如半個小時喝一杯;1小時喝200c.c.、500c.c.等等。
  2. 每2.5小時~3小時要上一次廁所,且尿量要達250c.c.~300c.c.。
  3. 加上一天如果有上到6~8泡尿,代表一天排出的尿量有達2000c.c.,由此反推就代表當天喝的水量是足夠的。

王健宇醫師說,大家要培養規律喝水、規律上廁所的習慣,想辦法喝下足夠水量,讓自己2.5小時~3小時能上一次廁所;同時達到應該要有的尿量。

他分享,如果願意的話可以用手邊的容器,自己做簡單的測量,

  • 茶杯:約250~300c.c.
  • 養樂多罐:100c.c.
  • 小盒裝鮮奶:236c.c.

了解自己排出的尿量,就能大概知道自己喝的水究竟夠不夠。

面對頻尿、急尿等,王健宇醫師建議,大家應從最根本的問題釐清,日常生活中先做好「正確喝水」、「規律排尿」,問題才比較容易獲得改善。

日常生活如何平衡自律神經?



「現代人好像不太會獨處,容易心慌。」王健宇醫師認為,要能夠在不同場合、擔任不同角色上面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當你的自律神經失調,身體出現這些症狀,你應該回過頭來多愛自己一點。」

王健宇醫師說,願意停下腳步自省,才能真正找出問題點,以及需要調整的腳步及方向,甚至才會知道如何尋求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醫師基本上是治療你這個病徵,但你也要自覺可能有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王健宇醫師強調,自律神經失調會導致自體免疫出狀況,身體出現病徵,甚至會讓病情加重,「它是因也會是果,互為一個惡性循環。」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