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避免吃到有問題的豆腐製品?
1. 先觀察外觀與味道
若是在傳統市場購買豆製品,首先觀察外觀是否太黃或太白,接著聞一聞是否有黃豆以外的奇怪味道或刺鼻異味,只要有任何異常都要避免購買。
2. 烹調前先泡水40分鐘
豆製品添加的防腐劑無法從外觀或嗅覺來做判斷,但因為大多是水溶性,所以建議烹調前先泡水40分鐘,讓可能殘留的防腐劑溶出,並且把浸泡的水倒掉後再來料理。
3. 烹煮前用水先煮過
豆製品最好烹煮前都能用水先煮過,撈起瀝乾後再烹調,尤其是油炸過的豆製品,用水先煮過可以去除多餘炸油,也可以減少食品添加物的殘留。
4. 烹煮時盡量不要加鍋蓋
顏色過白或有刺鼻味的豆製品可能含有過氧化氫,烹煮豆製品的時候盡量不蓋鍋蓋,可以幫助防腐劑、過氧化氫等隨水蒸氣揮發,可減少防腐劑、過氧化氫的殘留。
5. 選擇信譽良好商家購買
選購豆製品盡量選擇信譽良好商家,且要注意產品標示及包裝完整性,最好要購買冷藏保存於8℃以下的豆製品。
雷博士小叮嚀
牛奶VS.豆漿VS.黑豆漿 喝什麼最健康?
牛奶怕抗生素殘留的問題,或擔心牛奶蛋白質遇到胃酸凝結,有些人可能較不好消化,加上亞洲人本身比較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在此情況下,豆漿是個很好的選擇,而且植物性來源較無抗生素問題,以非基改、有機的豆漿最優,黑豆奶是比豆奶多了紅色花青素,抗氧化活性更好。
【延伸閱讀】
- 台灣進口基改黃豆高達99%!多做一步驟就能安心吃
- 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多1.3倍!用電鍋做出蒸黃豆
- 烤黃豆防2大婦科癌,平衡荷爾蒙對抗更年期
- 有豆皮的豆漿才是真材實料!3步驟辨基改黃豆
- 快速又美味!早餐吃黃豆粉牛奶,減脂美肌一次達成
本文摘自《雷博士16堂食安的必修課》/雷小玲(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富田傳媒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