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皮膚長一顆一顆竟是胃癌給的暗號!醫揭6種皮膚異狀透露癌警訊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5-08-27 12:00:00
746
收藏
分享

4. 陰部或肛門紅腫發癢 


若私密處或肛門周圍長期紅腫、發癢,別急著以為只是濕疹!伊藤大介醫師提醒,這可能是罕見的皮膚癌「乳房外柏哲德氏症」(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由於症狀和濕疹相似,加上發生在較隱私的位置,許多人因害羞或誤判而延誤就醫。由於該病較容易發生在停經後女性,若發現此類情況,務必尋求專業檢查。
 

5. 手掌、腳底紅腫脫皮


若手掌、腳底皮膚變厚、紅腫脫屑,看起來像濕疹或乾燥,可得提高警覺!這可能是「Bazex症候群」(The Bazex syndrome),常與咽喉癌、食道癌有關,嚴重時症狀甚至會延伸到耳朵。
 

6. 口周、鼠蹊部反覆紅疹


若口周或鼠蹊部反覆冒出紅疹、肌膚乾燥,還伴隨腹痛、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就要警惕可能是「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這是一種罕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同荷爾蒙分泌會引發不同症狀,其中就包括「遷移性表皮壞死紅斑症」(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ma)。

確實,這些疾病都相對少見,民眾不需要一看到紅疹或癢就嚇壞,但伊藤大介醫師的重點,是藉這些案例提醒,皮膚是身體誠實的「疾病示警高手」,任何異狀都可能是大病的先兆。提早警覺、及早就醫,就是救命的關鍵!觀察皮膚變化時,若發現以下3大關鍵,千萬別再拖!
 

  1. 別放過「急速變化」:例如偶爾腫一個小包可能是被蚊子叮,但若是類似被蚊子叮的紅腫迅速擴散、變多,這類「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就要多加小心。
     
  2. 使用市售藥品卻無效:尋常皮膚狀況可能到藥局諮詢藥師,購買市售藥膏就能舒緩,但若一周以上都不見好轉,就該去找醫師仔細診斷。
     
  3. 伴隨全身不適:例如發燒、肌肉痛、倦怠感、體重減輕等皮膚以外的全身症狀都須小心。
     
參考資料:
  1. 虫刺されのような腫れ、かゆいイボが増える…肌に現れる「がん」の初期症状10 | 女性自身
  2.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 - 皮肌炎面面觀
  3. 皮膚有胃癌、腎癌給的警訊!台大醫教你從4種皮膚問題看癌症徵兆
  4. Sweet病|こばとも皮膚科|栄駅(名古屋市栄区)
  5.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 - 會陰部濕疹不會好?小心這種病! _乳房外柏哲德氏症面面觀
  6. 淺談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