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驟2:攝取納豆、起司、優酪乳等發酵食品及寡糖
發酵菌包含乳酸菌、比菲德氏菌、納豆菌、麴菌(味噌)等等,當這些菌類進入腸道,就能改善菌叢平衡、提升人體免疫機能。根據《50歲以後不要吃碳水化合物》,雖然大部分益菌再抵達腸道前就死亡,但曾含有這些益菌的溶液還是能夠增加腸道好菌,因此還是要持續每天補充好菌,才能維持良好的腸道菌相。
另外,攝取寡糖能夠促進比菲德氏菌等腸內益菌增生,並減少腸內壞菌。富含寡糖和膳食纖維的香蕉就是對腸道很好的食物,不但能改善腸內菌相平衡,還能促進腸胃蠕動。
步驟3:吃飯時,每口咀嚼三十秒
藤田紘一郎指出,經過30秒的咀嚼之後,唾液中所含的消化酵素可以去除活性氧,食物經過咀嚼後味道也會更好。日本腸胃權威新谷弘實也主張每口飯應咀嚼30~50次,能夠讓血糖緩慢上升、降低食慾,且食物被切碎成小單位後,小腸能夠更充分吸收營養,無法消化的殘渣也較不易堆積在腸道。
日本醫學博士滿尾正也認為,咀嚼時產生的唾液,除了幫助消化以外,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唾液中還含有足以抑制致癌物質的酵素。
【延伸閱讀】
7成免疫力奠基腸道!1步驟做烤香蕉,增加排便力
70%免疫細胞在腸道!早睡早起、吃海藻養腸防癌
腸癌年燒109億!跟著名醫、達人這樣吃提升免疫力
打造最強免疫系統,跟著抗癌名醫吃這3類食物就對了
提高免疫力關鍵就在「腸」!5類食物養好腸
資料來源:《一看就懂的活力腸道飲食法》/藤田紘一郎(日本腸道權威)/采實文化
資料來源:《50歲以後不要吃碳水化合物》/藤田紘一郎(日本腸道權威)/晨星出版
資料來源:《習慣決定疾病是否找上你!》 /滿尾正(滿尾診所院長、醫學博士)/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