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藝人沈玉琳驚傳病倒入院,原先懷疑是猛爆性肝炎或胰臟癌,但他的老婆芽芽和好友潘若迪都相繼出面澄清。稍早沈玉琳終於在臉書粉專親自證實病況,透露是一種白血球異常增生的白血病,「由於狀況緊急,我已經住院治療幾天了,療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可能會暫時無法與大家見面。」
沈玉琳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祝福,也承諾將好好配合治療、專心養病,「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帶著笑容回到你們面前,繼續做我熱愛的事,過我喜歡的生活。」
雖然目前整體健康狀況穩定,肝腎功能已有好轉、幾乎脫離險境,但後續仍需接受化療,並評估是否進行骨髓移植。《早安健康》也將持續關注沈玉琳的健康進展,並透過專業角度帶讀者深入了解血癌相關知識。
【早安健康/蘇柏儒報導】
白血病(Leukemia)又稱作血癌
,白血病部分症狀與感冒類似,因此白血病跟其他癌症最大的不同是很難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白血病指的是患者的骨隨發生癌變,致使製造白血球的功能產生異常,導致身體內出現尚未發育完成的白血球,引起免疫力下降和其他相關症狀。白血病:血液裡的白血球發生異常
白血病最常出現的特徵就是血液裡的白血球相當多,這些白血球並不是正常的白血球而是血癌細胞。血癌細胞主要出現在骨髓裡,但也會出現在血液中,甚至侵犯肝、脾、淋巴及各類軟組織和器官。這種惡化的血癌細胞,因失去了正常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現象,所以會快速增生並擴大族群。到了後期甚至取代骨髓裡的正常細胞,佔滿整個骨髓,使正常血液細胞受到淘汰而逐漸減少,因此患者會出現血小板、顆粒性白血球或紅血球減少等現象。
急性白血病:
通常來勢洶洶- 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主要原因是受到感染,由於白血病病人的正常白血球很少,以致免疫力下降。
- 出血:包括流鼻血、牙齦出血、皮膚出現點狀或塊狀瘀血、女性會有月經量很多或是不止的情形。
- 貧血:因紅血球減少、血紅素降低所導致,病人會特別容易覺得疲倦、臉色蒼白。
- 關節疼痛:常發生在膝蓋部位,有時常會被誤以為是關節炎。
- 其他:如牙齦腫脹、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體重減輕、腹部有飽脹感等不適情形也是常見的象。另外,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會侵犯中樞神經,如腦膜等構造,引起腦部病變。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依其病程可以分為慢性期、加速期以及芽球期。- 在慢性期常見的症妝為疲倦、發燒、體重減輕、貧血等,不過不正常的出血較少見,
- 約有20%的病人並沒有症狀,但等到疾病演變至加速期,常見症狀為肝脾腫大、不正常的白血球或血小板的增生。
- 到了芽球期,病情轉變如急性白血病相似。
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 在初期幾乎沒有任何不舒服,有些人會有免疫力變差的現象,如長疹子等。
- 隨著疾病慢慢進展也會出現淋巴腺、脾臟腫大的情形,有些病人可能因腹膜腔後淋巴腺腫大而引起腸胃道與泌尿道阻塞的情形。
- 有些人會出現自體免疫的溶血性貧血且血小板缺乏症。
白血病患者的飲食,如何控制?
美國白血病與淋巴瘤協會(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資料指出,飲食雖然不能治癒白血病,但良好的飲食、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提高患者對癌症治療副作用的耐受力,也能幫助身體更新治療時受損的血球、組織。對於健康的人與癌症患者來說,健康的飲食同樣重要,內容包括
- 多種蔬果
- 全穀類
- 脫脂或低脂乳製品
- 低脂蛋白質,例如雞肉與瘦肉
- 健康的油品,例如橄欖油
此外,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添加糖的攝取,都應限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鹽份(鈉)攝取量則在每日2300毫克以內。
同時,也要喝足夠的水、茶類或咖啡,維持身體的含水量足夠。如果是有腹瀉、胃酸逆流問題的人,應選擇無咖啡因的飲品,以避免症狀加重,同時也要少喝含糖飲料。飲酒則應與醫師討論病情後,依照醫師建議攝取。
除了良好的營養攝取外,維持健康的體重、充足的水分、運動、管理與放鬆壓力、每晚7~9小時的睡眠,都是維持健康生活型態的一部分。
白血病治療與副作用
加拿大病童醫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的健康教育網站「AboutKidsHealth」,則列出白血病兒童患者與飲食相關的常見化療副作用與改善方法:
副作用:噁心、嘔吐
改善方法:
- 醫師可能處方藥物,幫助減緩噁心及嘔吐症狀
- 患者用餐後可以坐著或躺著並抬高頭部,避免完全躺平。
- 少量多餐。
- 喝水或飲料時用吸管慢慢啜飲,建議每次攝取少量,並整天都要規律補充。
- 建議食物包括
- 冷的食物(氣味較淡)
- 蔬果、去皮雞肉等低脂食物
- 餅乾、吐司等乾的食物
- 避免的食物
- 避免辣味、過甜、高脂、氣味強烈的食物
- 過熱的飲料
- 吃飯時不要喝東西,直到噁心感緩解
副作用:體重減輕
- 選擇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 少量多餐
副作用:便秘
- 增加水分攝取
- 延長能夠放鬆的如廁時間
- 選擇蔬果、全穀、豆類等高纖食物
- 如果身體情況允許,可以增加活動量
哪些人會得白血病?有什麼症狀?下一頁看《早安健康》整理的懶人卡,帶您一次了解白血病!
白血球的功能是什麼?
白血球的功能是維持人體的免疫能力。
白血球存在於人體內的血液、脾臟和淋巴等等部位,它們主要由骨隨製造,肩負著抵抗病原體的任務,是免疫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什麼人易得白血病?
白血病的風險因子包括遺傳以及環境等等因素。
(1) 擁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
(2) 癮君子
(3) 唐氏症患者
(4) 曾經接受過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
(5) 曾經曝露於高劑量輻射線的人
白血病分成哪幾種?
根據惡化速度和異常的白血球種類而分為四種。
(1)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成年人中較常見
(2)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在兒童中較為常見
(3)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成年人中較常見
(4)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白血病症狀
白血病的部分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因此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
(1) 夜間盜汗
(2) 倦怠
(3) 體重減輕
(4) 骨頭疼痛
(5) 頸部或腋下的淋巴結腫大
(6) 肝臟或脾臟腫大
(7) 皮膚上出現紅色斑點
(8) 比正常人更容易出血或瘀青
(9) 頻繁的遭受感染
白血病如何治療?
白血病的治療手段大致上與其他癌症類似,卻因為病灶在骨髓而無法手術切除。
(1) 化學治療
(2) 放射治療
(3) 骨髓移殖
(4) 標靶治療:標靶治療所使用的藥物會選擇性攻擊癌細胞
(5) 免疫療法:藉由藥物來幫助免疫系統辨識並攻擊癌細胞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