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掉髮、暈眩、發冷是血虛!補氣血健脾胃這樣吃最好

臻觀中醫/澄觀中醫
2017-03-25 11:00:00
227,993
收藏
分享

★分享日常保健,中醫常養氣血法?

(1)茶飲、藥膳~(以下劑量為一人份份量)

補氣血茶飲:500c.c熱水悶泡5-10分鐘立即可飲用。
(組成:東洋參3錢(大約10片左右)、阿膠3錢、桂圓10枚)

補氣血藥膳:黃耆當歸補血湯燉鱸魚
(組成:黃耆8錢~10錢、當歸2錢、枸杞子3錢)

(2)按摩穴位~(兩手微搓熱,各穴重按輕揉10-15下,一日3次)

腹部穴道:氣海穴(臍下1.5吋)、關元穴(臍下3吋)
足部穴道:足三里(外膝眼下3吋)、三陰交(內踝上3吋)

按摩穴位

★如何吃不貧血,平日飲食小叮嚀~

1. 飲食攝取要均衡多樣。

2. 補充富含鐵質的食物:動物性來源比植物性來源的吸收較好。

動物性來源,如:肝臟、牡蠣、蛋黃、牛肉、豬肉、雞、魚。
植物性來源的有:葡萄、馬鈴薯、胡蘿蔔、南瓜、綠葉蔬菜及穀類。

3. 維他命C可幫助植物性鐵的吸收率大大提升。

4. 茶、咖啡、牛奶會阻礙鐵質的吸收。

5. 空腹補充鐵,吸收效果較佳。但要小心胃腸道副作用。

6. 盡量避免與鈣質一起補充,因鈣會使鐵的吸收率下降。

飲食攝取要均衡多樣,吃出營養健康

【延伸閱讀】


臻觀中醫與澄觀中醫擁有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陣容,位於台北市、永和、台中市南屯區。中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 、過敏體質調理及埋線減重、抗衰老調理都累積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分院粉絲專頁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網站

❖作者簡介❖
臻觀中醫副院長—黃純慧醫師
中醫專長:內科、婦科、兒科、皮膚科、針灸科、埋線減重、小兒轉骨…等
經歷:現任臻觀中醫副院長、中醫師國家考試優等及格、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醫師、藥師國家考試優等及格、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畢業、後壁六安堂中藥房四代家傳。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