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痛一直吃止痛藥也沒用,可能是頸椎出問題 !你是否曾經一直頭痛 ,卻怎麼樣都找不到原因? 照三餐吃止痛藥好像也沒什麼效果?你的頭痛可能不是一般的偏頭痛 ,而是來自頸椎 的問題,這種頭痛被稱為「 頸因性頭痛 」,你一定很想問,為什麼頸椎出問題,痛的反而是頭呢?
什麼是頸因性頭痛 ?
頸因性頭痛指的是,因為頸椎結構異常或神經壓迫,導致疼痛傳導到頭部的一種頭痛類型。頸椎的肌肉、關節或神經受到影響時,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頭部感到不適。這種頭痛經常發生在長時間低頭、姿勢不良,或是頸部受到如車禍、運動傷害這類外力損傷的人身上。
頸因性頭痛的症狀有哪些 ?
如果你的頭痛符合這些特徵,可能就是頸因性頭痛:
- 單側頭痛 :這種頭痛通常只影響頭部的一側,不像偏頭痛會左右變換。
- 從後腦勺延伸至前額 :疼痛可能從後頸部開始,向上延伸至頭頂或眼窩周圍。
- 脖子僵硬疼痛 :你會在轉動脖子時,感覺到酸痛或卡卡的。
- 壓迫頸椎時疼痛加劇 :可以輕壓頸部肌肉或關節,頭痛這時可能變得更嚴重。
- 長時間維持姿勢後加重 :包括長時間低頭玩手機、使用電腦,或睡姿不對時,疼痛都會變得更明顯。
- 肩頸痠痛頭暈或噁心 :有時頸因性頭痛,會伴隨肩膀痠痛、頭暈,甚至感到噁心。
為什麼會有頸因性頭痛 ?
- 長時間低頭:現代人經常使用手機、電腦,低頭族的姿勢,會讓頸椎長時間承受壓力,造成椎間盤受損,或肌肉過度緊繃。
- 頸部肌肉僵硬或發炎:肩頸肌肉緊繃、發炎,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頭痛。常見於久坐族、壓力大或睡眠品質差的人。
- 頸椎關節退化或錯位: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關節可能出現退化性變化,如骨刺、椎間盤突出,影響神經並導致頭痛。
- 外傷或頸部拉傷:車禍造成的「頸部鞭甩傷」、運動時拉傷頸部肌肉,都可能造成頸因性頭痛。
如何改善頸因性頭痛 ?
- 調整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這是老生常談,但真的很重要,長時間低頭容易讓頸椎承受過多壓力,我建議就算要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也要把螢幕調整至眼睛水平,減少對頸部的負擔。
- 熱敷與按摩放鬆肌肉:我建議可以每天用熱毛巾熱敷頸部 10~15 分鐘,能幫助放鬆肌肉,減少疼痛感。適當按摩肩頸,也能舒緩緊繃的肌肉。
- 做頸部伸展運動:每天做簡單的頸部伸展,可以減少僵硬與疼痛,例如頸部側彎,就是緩慢將耳朵靠向肩膀,維持10秒,左右交替。還有下巴內收,就是輕輕將下巴往內縮,保持5秒,重複10次。還有肩頸繞圈,就是順時針與逆時針繞動脖子,放鬆緊繃的肌肉。
- 改善睡姿選擇適合的枕頭:枕頭過高或過低,不只會讓你落枕,也可能讓頸椎受壓,我建議使用符合頸部曲線的枕頭,然後盡量保持自然仰睡姿勢。
- 物理治療或專業治療:當然,如果頭痛嚴重影響生活,我就會建議尋求復健科或物理治療師的幫助,他們會透過徒手治療、牽引、針灸或電療來舒緩疼痛。

本文獲授權轉載,FB: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三重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