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30秒「微步行」燃脂法學起來!比超慢跑簡單、比長走多消耗60%熱量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9-09 10:00:00
80
收藏
分享

俗話說「要活就要動」,但現代人可能連基本的活動量都沒達標。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台灣 18 歲以上成年人有高達54%活動量不足,平均每天坐著時間更長達6.1小時,不僅增加肥胖、糖尿病風險,更對心血管健康埋下隱憂。好消息是,健康並不一定要靠長時間跑步來換,最新研究發現,光是花10–30秒「微步行」(Micro-Walks),能量消耗竟比長時間散步多出60%?沒時間運動也不擔心,只要屁股離開沙發,抓緊時間多走幾秒,累積下來就能對健康帶來好處。

10秒「微步行」竟是運動神器!一樣距離消耗能量比慢走高60%

這項刊登於《皇家學會B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研究,招募受試者在跑步機或樓梯上進行10秒到4分鐘不等的步行實驗,並透過測量氧氣攝取量計算能量消耗。結果顯示,即便走的距離相同,短時間快走的能量消耗比長時間慢走高出 60%,代表能更有效促進代謝、燃燒熱量。

 

所謂「微步行」,是指每次只走10–30秒,中間還能休息,不需要長時間連續運動就有效果,而且完全能融入日常生活,例如:

  • 爬上一層樓梯再走下來
  • 繞辦公室或家裡走一小圈
  • 每小時起身走5分鐘
  • 餐後短暫散步

不過要注意,「微步行」並不是要否定規律運動的好處,畢竟這項研究規模小,觀察的微步行時間也不到4分鐘,仍有諸多限制,重點是在於打破久坐習慣、強調動起來的重要,特別適合平常忙碌、沒空運動的人。簡單來說,「微步行」就是善用生活空檔,把零碎時間變成活動時間。

 

研究顯示,即使平常有規律運動,如果長時間久坐,新陳代謝依然會放慢,血液循環也受影響,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曾有研究發現,每天多坐2小時,會增加6%肺癌、8%大腸癌風險、10%子宮內膜癌風險。物理治療師Kelly Sturm 強調,在日常中加入微步行,就能打斷久坐的危害,減少不活動對身體的傷害。

 

健身教練Nichele Cihlar 建議,不妨把每天透過微步行累積1萬步當作長期目標!體能專家Albert Matheny認為,微步行比長時間散步更容易養成習慣,因為每天多做幾次 30 秒的快走,比勉強自己一次走5公里更實際。特別適合平常活動量不足的人,能透過低門檻方式重新培養身體的活動習慣。

不只微步行!醫推「運動零食」深蹲也加分

事實上「微步行」的概念就像專家常說的「運動零食」,運用零碎、少量、短時間的活動,就算只有2–3分鐘,依然能替健康加分。

 

很多人會疑惑,這麼短的運動真的有用嗎?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研究顯示,每30分鐘起身做15下深蹲,肌肉蛋白合成速率都比一直久坐更快,營養吸收率也更好。換句話說,再短的活動都勝過完全不動,別因為覺得「只有2分鐘沒意義」就放棄。

 

總結來說,不管是「微步行」還是「運動零食」,核心精神只有一個:打破久坐! 只要每天願意分段活動,就算只有幾次短短幾秒,也能幫助燃燒熱量、促進代謝,甚至讓專注力和心情更好。健康關鍵不在於一次能走多遠,而在於你是否能天天動、持續動。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民國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中斷久坐~15分鐘「上班族健康操」動起來
  3. Experts recommend a 'micro' exercise to lose weight... and it only takes 30 seconds
  4. 久坐罹癌↑8%、死亡率↑15%!一次兩分鐘「運動零食」可預防
  5. ‘Micro-Walks’ Offer Major Health Benefits, New Study Finds
  6. 一分鐘健身教室 - 「運動零食」少量的運動對身體有何影響呢?... | Facebook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