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關節軟骨無法重生!卡塞、摩擦聲…看懂關節的4大求救訊號

韓偉(UCLA 骨科教授)
2025-01-05 13:00:00
27,963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韓偉(UCLA骨科教授)】任何人不分年齡,每四人便有一人患有膝關節的問題。而超過55歲的族群中,80%的人會開始出現程度不等的退化性關節炎,在這80%中,可能有65%很輕微,10%是中期,5%屬於嚴重。隨著年紀的增長,退化的情形也會日漸加重,例如原先65%症狀輕微者,可能到70歲時變成中期。

更重要的是,關節炎是關節傷害中最嚴重的問題,因為軟骨無法重生,受損後無法治癒,軟骨受損到某種程度,失去原有功能,關節就容易卡住,出現痠、痛等症狀,最後只能以更換人工關節的方式加以改善。

關節的求救訊號



1. 腫脹: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骨折流血、關節炎關節積水引起

造成關節腫脹的原因,以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骨折引起的流血,以及關節炎患者關節積水為主。而肌肉、肌腱受傷,則是因為它們位於關節外側,較不會引起腫脹的症狀。

2. 卡塞:軟骨碎骨、骨刺、半月板破裂引起

軟骨受傷後掉落的碎骨、骨刺與破裂的半月板,是造成關節卡塞、不能動彈的主因。平時運動不小心扭到膝關節,而半月板受到劇烈撞擊破裂,除了引起劇痛,也可能跟著出現卡塞的症狀。

3. 僵硬:韌帶斷裂萎縮、退化性關節炎引起

韌帶的斷裂萎縮是造成關節僵硬的主要原因。韌帶負責連結臨近的骨頭,如果斷裂,會使骨頭之間的間縫變大,造成脫臼與關節移位。如果韌帶受傷後無正常復原,韌帶則會從1公分萎縮為0.5公分,關節就會變得很僵硬,不容易彎曲,使活動範圍縮小。

至於退化性關節炎,因為活動時少了正常軟骨的潤滑作用,為了避免動作時骨頭互相摩擦引起的疼痛,病人通常會降低活動頻率,但越是不敢動,關節越容易縮在一起,反而變得更僵硬。

4. 摩擦有聲音:髕骨軟骨發炎、肌肉萎縮、退化性關節炎引起

一旦軟骨因為壞死而開始消失,那軟骨下面的骨頭就會因此互相摩擦產生聲音。但當股四頭肌萎縮時,髕骨和股骨之間的空隙縮小,也有可能產生聲音。只要這些咔噠聲沒有伴隨疼痛,就不必過度憂慮。

膝關節保養運動法



想要維持膝關節健康,最重要的是正確運動。如果運動不當,症狀可能加重或持續。所有運動應依據下列原則:

  1. 受傷後,需要馬上進行短期的復原休息,減緩急性發炎的症狀。
  2. 輕度的伸展運動,適合在肌肉、肌腱熱敷後進行。
  3. 進行簡易的強化運動,要由最輕的負重物開始。
  4. 進行增進耐力的運動,重量和頻率都要逐漸增加。
  5. 若做運動時感覺到疼痛,就要立刻停止。

伸展運動——膝部伸展

  1. 面朝下平躺於床面,放置一毛巾於大腿下。
    面朝下平躺於床面,放置一毛巾於大腿下。
  2. 雙膝垂出床面,自然放鬆往下垂放,伸展大腿及膝後側。
  3. 維持此姿勢1分鐘,一天2組。

伸展運動——股四頭肌伸展

  1. 腹部平躺。
    腹部平躺
  2. 將患腿拉向臀部,此時應感到大腿前方肌肉之伸展。
    將患腿拉向臀部,此時應感到大腿前方肌肉之伸展
  3. 維持此姿勢10秒,重複10下,一天2組。

肌力運動——股四頭肌靜態用力

  1. 背躺於床面,患腿伸直,在患腿膝下置一枕頭。
    背躺於床面,患腿伸直,在患腿膝下置一枕頭
  2. 試著用膝後部頂壓枕頭,此時應感到大腿前方肌肉(股四頭肌)用力繃緊。
    試著用膝後部頂壓枕頭,此時應感到大腿 前方肌肉(股四頭肌)用力繃緊
  3. 維持此姿勢10秒,重複10下,一天做2組。

肌力運動——彎膝運動

  1. 面朝下躺於床面,患腳由床面慢慢朝天花板抬高,做彎膝運動。當膝部較有力時,可在腳踝增加重量以加強肌力。
    面朝下躺於床面,患腳由床面慢慢朝天花板抬高,做彎膝運動
  2. 維持此姿勢10秒,再慢慢放下,重複10下,一天做2組。 
    維持此姿勢10秒,再慢慢放下
本文摘自《除了開刀你還能做什麼?軟骨神經肌肉肌膚再生密碼》/韓偉(UCLA骨科教授)/活泉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