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媽,你是不是變矮了?」長輩骨鬆跌倒恐致命,防跌必做10件事

胡廷岳藥師
2025-09-05 12:00:00
772
收藏
分享

「媽,你是不是變矮了?」好險我平常還有擁抱爸媽的習慣,才讓我提早發現了「媽媽可能容易跌倒」的警訊。

自從同年齡朋友意外過世,令我認知到「每一次見面,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直到現在,每次我回台北之前,都會給爸媽一個擁抱。

走慢一點,吃暖一點,笑多一點,健康就在你身邊。身體會記得你善待它的每一刻!請點我👉免費加入「早安健康LINE」👈讓我們帶著你一起越變越健康!


我在線上公益演講時,六大失能疾病中(包含:跌倒、心血管阻塞、退化性失智、洗腎、糖尿病併發症、癌症),最令我頭痛的就是「跌倒」。

任何人都有可能跌倒。就算你好不容易把自己的三高控制得很理想、肝腎功能都很讚!結果還是有很多長者或中高齡媽媽們,因為一次跌倒骨折住院,就在院內感染肺炎,然後人突然就走了。

擁抱爸媽,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諸多好處,例如:能幫爸媽檢查跌倒風險。
如果爸爸走過來抱你的時候走不穩了(肌力或平衡感不良)、如果媽媽站起來抱你的時候變矮了(骨質疏鬆)等等,都是我們提早發現的風險因子。​

​避免跌倒後臥床,有以下三個重點

 

 


1.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值得「容易跌倒之人」施打的老疫苗。為什麼?


因為骨折的死亡率至今仍居高不下,都是因為骨折病人住院,最後卻是「院內肺部感染」的原因迅速離世。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情。

但肺炎沒辦法預防嗎?可以呀。打疫苗就好了。

因此我十分建議,如果家中有容易跌倒骨折的家人,請一定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此疫苗非彼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施打後就不怕肺炎細菌了,至少骨折後,打了石膏還是可以康復出院。

2. 跌倒原因很多,可以分成:個人原因、環境原因、外部原因。

 

  • 個人原因:視力、聽力不良影響了平衡感,下肢肌力不足走路不穩;小腦或大腦退化;慢性病控制不良容易頭暈(例如低血壓)。

     
  • 環境原因:居家光線昏暗、地毯凹凸不平、地板濕滑、臥室床頭櫃不穩。

     
  • 外部原因:用藥副作用、醫師換藥。

3. 跌倒應對方法

檢查藥袋上的副作用(如鎮靜安眠藥、肌肉鬆弛劑、利尿劑、三高藥物)、觀察家人平常走路穩不穩、時常進行簡單的肌力訓練、定期健康檢查與糖尿病視網膜篩檢、浴室加裝扶手與止滑墊、室內拖鞋更換為止滑拖鞋、汰換老舊的居家用品(例如地毯或電線)、確認家中照明、關心家人的視力及聽力、提醒長輩起身的時候動作放慢。

跌倒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風險的累積。畢竟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仔細一看,每一種因素都可能在無意間增加跌倒的風險,但說真的,有哪個是非常非常難處理的呢?認真地一個一個「擊破」後,好像也都還好對吧?

容易跌倒就快去打疫苗、平時就控制好三高與肌力。如果家人還不想行動(例如不願訓練肌力、定期回診),至少你還可以先幫忙檢查藥袋上的副作用、偷偷把家裡的拖鞋更換成止滑的,或者,你也可以幫幫他們找到「做得到的運動建議」。

減藥藥師-胡廷岳_跌倒失能
本文獲得胡廷岳藥師授權刊載,節錄自《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減藥藥師-胡廷岳」粉絲專頁原文「減藥藥師-胡廷岳」部落格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