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蕁麻疹不能吃什麼?建議食物、病因、保養&止癢方法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25-09-08 16:00:00
91
收藏
分享
9e0547fa-b445-4dcb-8405-c11ac4d28155

急性蕁麻疹發作有時和飲食中吃的食物有關,例如過敏體質有可能因為吃海鮮、牛奶或蛋等食物而誘發急性蕁麻疹,讓皮膚表面浮出奇癢無比的膨疹,因此不見得適合隨意食用。改善蕁麻疹的問題從飲食上著手至關重要,包含以新鮮蔬果、低過敏食材為主,再搭配日常保養與正確的止癢方式,避免蕁麻疹反覆發作。

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是一種台灣常見的皮膚疾病,據統計,全台灣每5人就有1位曾經發生過蕁麻疹,而蕁麻疹可能出現在各種年齡、性別,安泰醫院的衛教文章提到,當蕁麻疹發作時,就會造成皮膚下方的小血管擴張,並於表面形成發紅的膨疹,看起來有點像是蚊子叮咬的痕跡。

典型的急性蕁麻疹通常會在24小時內消失,但蕁麻疹常常會反覆發作,慢性蕁麻疹則有可能持續超過6個星期以上,需要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蕁麻疹的病因有哪些?

造成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根據大林慈濟醫院的衛教資訊,引起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食物、藥物過敏,而溫度突然的變化、長時間壓迫皮膚,或是部分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都有可能伴隨蕁麻疹的過敏症狀。

  1. 過敏

    過敏是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食物與藥物過敏造成,其他過敏原包括蚊蟲叮咬、花粉、灰塵或動物毛髮,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2. 溫度變化

    當環境突然變冷、突然變熱,或長時間待在陽光下、大量流汗,都會影響蕁麻疹發作。

  3. 皮膚刺激

    當皮帶、內衣或褲子穿得太緊,壓迫到的地方就容易造成蕁麻疹,而有些人的皮膚在指甲或硬物劃過時,也會浮出一條一條的蕁麻疹。

  4. 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和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也可能連帶著發生蕁麻疹,例如紅斑性狼瘡、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5. 感染

    感染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或是腸病毒、肺炎鏈球菌、幽門螺旋桿菌等病毒與細菌感染,也會增加發生蕁麻疹的機會。

蕁麻疹的類別: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

台灣急診醫學會的文章指出,蕁麻疹基本上可以簡單分成急性與慢性蕁麻疹兩大類,主要是依發作時間區分,其中發作持續時間在6星期內則稱為急性蕁麻疹,超過6星期為慢性蕁麻疹。

  1. 急性蕁麻疹

    當蕁麻疹的風疹塊、血管性水腫出現持續時間小於6週,就屬於急性蕁麻疹(Acute urticaria),通常是因為食物、藥物過敏或感染所導致,往往在數小時內就會自行消退。

  2. 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的定義為風疹塊或血管性水腫持續超過6週,而慢性蕁麻疹又能細分成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誘發性蕁麻疹,前者通常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後者則是因為冷、熱或壓力等因子造成,常見的誘發性蕁麻疹如下:

    • 水源性蕁麻疹:接觸水後而引起。
    • 膽鹼性蕁麻疹:體溫升高而引起。
    • 接觸性蕁麻疹:皮膚接觸到化學物質、金屬、特定食物等過敏原而引起。
    • 冷誘發蕁麻疹:身處於低溫環境而引起。
    • 壓力性蕁麻疹:皮膚因穿著緊身衣物而受到壓迫引起。
    • 熱誘發蕁麻疹:身處於高溫環境而引起。
    • 人工蕁麻疹/皮膚性蕁麻疹:用指甲或硬物劃過皮膚引起。
    • 日光性蕁麻疹:暴露在紫外線中引起。

蕁麻疹不能吃什麼?容易過敏食物、海鮮、刺激食物

蕁麻疹患者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易造成過敏的食物,阮綜合醫院表示,過敏體質的人在吃進、接觸到這些特定食物時,皮膚就會因為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而常見的過敏食物就包括蛋、花生、海鮮、小麥與牛奶等,平時可以多注意飲食後的身體狀況是否有不尋常的疹子發作。

  1. 蛋對於部分的人來說是一種食物過敏原,特別是兒童對蛋過敏時有機率會造成蕁麻疹發作。

  2. 花生及堅果類

    花生堅果類是常見過敏原,這類過敏體質的人在接觸花生及堅果後,容易導致蕁麻疹。

  3. 海鮮

    海鮮也是常見的食物過敏原之一,尤其蝦、蟹、貝類等帶殼海鮮,含有容易引發過敏的蛋白質,當身體對這些蛋白質產生過敏時,就會誘發蕁麻疹。

  4. 小麥

    如果會對小麥過敏的話,吃到含小麥成分的食物,就會出現嘴部紅腫、鼻塞與急性蕁麻疹等過敏現象。

  5. 牛奶

    對牛奶過敏者在飲用牛奶後,很可能會發生腹痛、腹瀉、氣喘,甚至蕁麻疹等過敏與腸胃道不適症狀。

  6. 高組織胺水果

    葡萄、香蕉、草莓、番茄和柑橘類水果含有較多的組織胺,吃多相對更容易造成蕁麻疹發作。

  7.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多半都有高組織胺和複雜的人工添加物,因此建議蕁麻疹患者可以自己吃了罐頭食品、發酵食品、加工肉品等皮膚反應,若有蕁麻疹發作頻率較高的狀況就盡量少碰。

  8. 高水楊酸飲品

    咖啡、茶雖然不是常見的過敏原,但兩者中皆含有水楊酸,也是引發蕁麻疹的常見因素。

蕁麻疹建議吃什麼?新鮮蔬果、低過敏食物

有蕁麻疹困擾的人在飲食上除了避開容易過敏的食物、刺激性食物以及加工食品,一般會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還有新鮮天然的蔬菜水果,同時更可以選擇低水楊酸和低組織胺食物品項。一項發表於《營養素》期刊的研究顯示,蕁麻疹患者進行低水楊酸飲食後,有超過8成的患者都有緩解症狀;而另一項韓國《皮膚病學年鑑》的研究則提到,食用低組織胺食物約4週後,患者的蕁麻疹嚴重程度獲得明顯改善。

  1. A菜

    台北慈濟醫院與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的一項合作研究中提到,台灣本土蔬果中水楊酸含量最低的蔬菜為A菜,能夠改善皮膚過敏的症狀。

  2. 高麗菜

    高麗菜也屬於低水楊酸的蔬菜,適合蕁麻疹患者食用。

  3. 藍莓

    維生素C又有「天然抗組織胺」之稱,而富含維生素C的藍莓,有助於降低過敏反應。

  4. 藜麥或燕麥

    藜麥和燕麥因為不含麩質,較不容易引起蕁麻疹、發癢、呼吸困難、嘔吐等過敏症狀。

專家說:蕁麻疹怎麼止癢?

蕁麻疹癢起來難以忍受,嚴重時還可能影響睡眠、讓生活品質大扣分,想止癢的話,不妨試試下面三招,從「不抓」開始緩解不適,預防過敏症狀更惡化!

  1. 以拍打代替搔抓

    因為蕁麻疹越抓、會對皮膚造成更多刺激,讓發癢的症狀更嚴重,這時候若能以輕輕拍打蕁麻疹的患部來代替搔抓,可以舒緩皮膚的搔癢感。

  2. 冰敷

    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準備冰敷袋或塑膠袋裝冰塊,放在患部上就能改善搔癢感,並且外面最好用外套或毛巾包裹起來,才不會因為直接接觸皮膚導致凍傷。

  3. 塗抹止癢藥膏或乳液

    蕁麻疹發作時,可以使用成分單純的乳液,或是塗抹醫師建議的蕁麻疹止癢藥膏來緩解。

蕁麻疹如何預防保養?蕁麻疹不能吃的食物常見問題

Q1:吃完東西蕁麻疹發作,需要驗過敏原嗎?

皮膚科醫師游懿聖於著作《癢、痛、感染 STOP!皮膚專科醫師傳授50堂健康課》裡建議,如果只是一次性的蕁麻疹發作,其實不用特地驗過敏原,想搞清楚是什麼食物引起蕁麻疹,可以試著紀錄每天的「飲食日誌」,一旦某天碰到不常吃的食物,並在吃完的24小時之內產生蕁麻疹,那可能就是你的過敏原。

Q2:蕁麻疹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

蕁麻疹患者最好避開幾個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包括芒果、草莓、鳳梨或奇異果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原,同時也要少吃高組織胺的水果,例如過熟的香蕉、酪梨等,以免過敏症狀加劇

Q3:明明沒吃什麼,為什麼還會起蕁麻疹?

會引起蕁麻疹過敏反應的食物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海鮮、蛋、牛奶等過敏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巧克力、酒、泡麵等加工食品,以及咖啡、茶等含水楊酸的飲品,都是誘發蕁麻疹的幕後兇手。

Q4:如何預防蕁麻疹?

預防蕁麻疹除了要少吃過敏原食物外,臺中榮總的衛教資訊建議,若曾在服藥後出現蕁麻疹,就要將使用的藥物名稱紀錄起來,和醫生討論,而對花粉過敏者,也儘量不要種花、插花,對毛髮過敏者則要少接觸動物,並且隨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灰塵多的地方。

Q5:蕁麻疹發作期如何保養?

雲林基督教醫院提醒,蕁麻疹發作期最好按照醫師指示冰敷患部,日常生活中也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例如避免穿太緊、配戴可能造成過敏的首飾,洗澡時也不要洗得太燙,以防膨疹惡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