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診斷與治療
確認有無壓痛現象是最基本的診斷方式。診斷時,按壓髕骨外側的股骨外髁周圍,確認有無壓痛點。
診斷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時,經常應用的徒手檢查法是抓夾測試(grasping test)。在膝關節處於屈曲位下,拇指壓住外上髁部位的髂脛束,然後進行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動作有助於誘發疼痛。
急性期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運動時會出現疼痛症狀,但休息時疼痛會緩解。隨著反覆運動,疼痛越來越強烈,甚至連行走也開始出現問題。
而在治療方面,以嚴禁運動且讓患部安靜休息的保守治療為主。運動之前務必徹底暖身,另外貼紮也有助於減輕疼痛。
除此之外,應盡量在草地或土地等地面較柔軟的場地跑步,並且避免上下坡等會造成膝關節負擔的練跑路線。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因為膝關節反覆屈伸運動,導致髂脛束發炎。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壓痛點
診斷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時,要先確認壓痛點。

抓夾測試
膝關節處於屈曲位,以拇指壓住外髁部位的髂
脛束壓痛點,一邊進行膝關節屈伸運動。

【延伸閱讀】
- 跳繩:腰腹臀腿都瘦到!還能強心肺、改善失眠
- 爬樓梯、深蹲會傷膝蓋嗎?復健科醫師一次解惑
- 無骨式健走操,延展身體黃金期的秘密!
- 屁股不用離開椅子!4招不傷關節就能瘦肚子防背痛
- 揮別網球肘、手機肘!2穴道2伸展舒緩手肘關節痛
本文摘自《肌肉‧關節 構造&活動百科》/竹井仁(物理治療師)/楓葉社文化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