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方法
・抗生素治療,醫學統計建議治療療程為10~14天。
・耳鼻喉醫師的局部治療:清除鼻腔內黏稠分泌物,促進鼻竇引流。
・鼻腔沖洗:可降低鼻內的黏稠分泌物與過敏原,醫學研究證實鼻沖洗可舒緩症狀並減少藥物。
・其他輔助的藥物治療:止痛消炎藥物可降低發炎程度及疼痛感;黏液溶劑 (mucolytics) 改善鼻腔分泌物的黏稠度,有利排出分泌物;局部的鼻腔類固醇噴劑可降低鼻部黏膜腫脹。
・外科治療:藥物治療不善的患者,須考慮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來移除部分的鼻竇黏膜,達到最好的鼻竇通氣及引流。此手術可使大部份病人達到不錯的症狀緩解。手術破壞的範圍小,併發症也少。
注意事項
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眼部腫脹疼痛、高燒不退、單側臉部腫大,表示鼻竇炎病情惡化,嚴重者可能會往外侵犯到眼睛或腦部,須立即回診就醫或至急診就診。
【延伸閱讀】
- 頭痛、鼻竇炎可能是頸椎病!中醫2招做好日常保健
- 常鼻塞流鼻血竟是因為它!置之不理小心鼻炎、咽喉炎
- 鼻子不通小心病菌入侵!2大特效穴道改善鼻塞鼻炎
- 搭飛機耳朵痛?耳鼻喉科醫生教你4個預防小技巧
- 肌肉痙攣身體缺氧致頭痛!對症按摩解前額、偏頭痛
★ 作者簡介 ★
耳鼻喉33問由2位耳鼻喉專科醫師所共同創立,結合榮總張益豪醫師、中國醫藥陳亮宇醫師的臨床經驗,將帶給民眾更多耳鼻喉科的正確醫學知識。粉絲專頁:耳鼻喉 懶人包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