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左腿總比右腿腫?久坐久臥最危險,醫揭背後潛藏「致命殺手」

新聞中心高儷綾
2025-09-12 10:16:43
1,198
收藏
分享

如果發現自己的左腿突然變得比右腿腫脹,或是左腳時常比右腳腫脹?除了小腿腫脹外,靠近腳踝處是否開始皮膚變硬和有棕色素沉澱的徵兆?要小心可能是恐怖的靜脈高壓引起,嚴重恐致命。70歲的曹阿嬤,原本因車禍受傷在醫院做復健,沒想到復健做到一半,突然覺得左大腿和小腿腫脹得厲害又不舒服,趕緊就醫。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好發20~50歲女性,久坐久臥是主因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美英檢查後,懷疑是血栓,先開藥抗凝血劑,症狀雖然一度緩解,但沒過一個月,腫脹又復發。進一步做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作怪,嚴重甚至會引發致命的肺栓塞。最後王醫師替她安排微創靜脈支架手術,讓左腿順利消腫,化解一場危機。

王美英醫師解釋,髂靜脈剛好夾在髂動脈和脊椎骨之間,如果受到壓迫,血液回流就會受阻,進而導致下肢腫脹、疼痛、甚至走路困難,這種情況叫做「髂靜脈壓迫症候群(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 )」。

髂靜脈壓迫的發生率約15~20%,大部分可能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多發生在20~50歲的女性,或是久坐的上班族,因為女性骨盆腔結構和生理週期變化,風險比男性高得多。像曹阿嬤這樣70多歲才發病,其實比較少見,可能是因車禍後長期臥床,血液循環不良才誘發。

靜脈栓塞嚴重恐致命,微創氣球擴張術傷口小恢復較快

王美英醫師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在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是下肢急遽腫脹,還有可能合併左下肢靜脈曲張等,若未即時治療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等併發症,而肺栓塞是會危及性命的緊急情況。

確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通常要靠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症狀不嚴重,可以先用保守治療,像是抬高患肢、避免久坐或久臥,配合藥物就能控制。但若腫脹反覆或嚴重,醫師會建議進一步治療。

過去的傳統手術效果有限,王美英醫師說,現在常見的是球囊擴張合併支架植入,醫師會先用血管內超音波找出靜脈受壓迫的位置,決定支架長度和大小,再利用氣球導管把靜脈血管管腔慢慢撐開,最後放入自膨式靜脈支架保持暢通。這種方式傷口小、,恢復也比較快。

久坐久臥族做核心運動、多補水預防,異常腿腫痛速就醫

王美英醫師提醒,若要預防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平時要保持活動,多做核心肌群運動,不要久坐或長時間躺著,並適時補充水分。因為這種疾病初期常常沒什麼明顯症狀,但如果發現腿部突然腫脹不對稱、走路隱隱作痛,就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演變成深層靜脈栓塞或肺栓塞,造成生命危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