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手腳冰冷是血管異常警訊!握拳、快走有效改善

良醫健康網
2015-12-24 08:00:00
48,556
收藏
分享

若是高血壓患者
應比較腳踝和手臂脈搏

動脈是血液輸出的管道,循環差時,最容易發現的症狀是冬天手腳冰冷,同時又痛又麻,有些患者的手指、腳趾會凍到發紅、發紫、發白,甚至一碰撞就裂開出現傷口,而且傷口不太容易癒合。

此外,患者走一段路,就開始會腳痛,一定要稍微休息才能緩解,這種間歇性跛行的症狀,也是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相當常見的現象。

若是有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抽菸習慣或是七十歲以上的民眾,建議可以在每年健康檢查時,加做周邊血管的檢查。檢查的方式是平躺時,量測腳踝及上臂的血壓,再算出腳踝跟上臂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正常來說,腳踝的收縮壓應該等同或略高於上臂肱動脈的收縮壓,若腳踝跟上臂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小於○.九,代表可能有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若進一步檢查確認有血管阻塞,可用藥物治療,配合運動復健,或運用導管或繞道手術打通血管。

日常保養:
日走三十分鐘增加血液循環

平常若是有手部的冰冷,可以用力握拳三到五分鐘,再放開,常常做,手部血管的內皮細胞會產生一氧化氮,讓血管擴張,增加微循環,改善手部的冰冷。腳的部分,最建議規律的快走,從十分鐘逐漸增加到二十分鐘,以每天可走到三十分鐘左右為目標。若發現腳明明沒有傷口,但走路走不到兩百公尺,就會痛到要休息,強烈建議要趕快就醫。

至於能不能泡腳、按摩,要視足部的健康狀況而定。若是腳常常很冰冷,比較偏向動脈血管的問題,的確可以用攝氏四十度左右的溫水泡腳;但如果是腳的皮膚感覺熱熱的,有腫脹感,一腳粗一腳細,代表是靜脈血管、淋巴水腫的問題,泡腳反而會讓腳腫得更厲害,更不舒服,有可能會加重病情,並不建議泡腳。如果是有深層靜脈血栓的病患,也不建議做腳部的按摩。

每天洗澡時,要注意水溫不要太高。可順便量測足背動脈跟足踝內緣的脛後動脈的脈搏,以及兩腳的溫度、粗細,檢查小腿到足部的皮膚是否有傷口。如果兩腳脈搏強弱不一、溫度一冷一熱、腿部一粗一細、有傷口且做超過兩個星期的照護,都沒有越來越小、逐漸癒合,也應該就醫。

周邊血管保養3秘訣

抽菸、糖尿病,以及高血壓、血脂異常,易傷害周邊血管的健康。戒菸、好好控制三高疾病外,做好周邊血管保養,也可減少手腳冰冷,維持周邊血管健康。

1.用力握拳:持續握拳三到五分鐘,再放開,可改善手部的冰冷。
2.規律快走:逐漸增加到日走三十分鐘,有助增加腳的血液循環。
3.足部檢測:檢查足背跟足踝內緣的脈搏、皮膚溫度及腳的粗細。

【延伸閱讀】
清洗血管防血栓!日營養師建議9食療遠離疾病
抗糖化率達90%!護血管穩血糖必吃的5大食材
1天1香蕉,心血管權威教你13招輕鬆降血壓
驚人奇效!坐著前彎30秒,半年血管年輕10歲?
每天「踏步1分鐘+休息30秒」,1週後血管年輕9歲

小檔案_值班醫師黃玄禮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現職: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暨心導管室主任、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周邊血管介入委員會主委
專長:周邊血管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診斷及介入性心導管治療

※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