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腳麻是血路不通?醫師1表解析神經病變的痠、痛、麻

時報出版
2019-01-21 15:00:00
766,435
收藏
分享

腳麻原因複雜,忠實描述最重要


由於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

透過本書,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因為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試著和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因為專業醫師要透過病患的完整描述,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

以下表格只是初步的分類,協助各位在檢視自己狀況時,可以更完整地陳述給醫師參考,下次看診時千萬不要再籠統地問醫師:「我這是血路不通嗎?」因為在這個看似簡單名詞的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成因,大家只要能盡可能忠實完整描述,至於複雜的病症就交給專業醫師來做最後診斷。

類別範圍相關病症麻的差異感覺
血管問題糖尿病 呈散性分佈的麻,愈周邊,血液循環愈不好;腳愈外圍(腳趾頭、腳盤等)麻痛感愈嚴重。
動脈硬化 血管動脈塞住的麻,當腳抬高或走路時會比較麻、不舒服,腳放下休息就比較舒服。 
靜脈栓塞深部靜脈阻塞(最常見)比較容易感受到腳脹痛感,而不是麻痛。 
神經問題中樞神經障礙椎間盤突出屬帶狀性的麻,也會有合併背痛的問題。有時病人會特別指明哪個部位麻痛,醫師可藉此推測第幾根神經被壓到。 
椎管狹窄症屬於下肢全面性的麻,往往是坐著不會麻, 站起來或走路走久了就比較會麻,而且會帶有無力的症狀。
周邊神經障礙糖尿病足
周邊神經病變
屬糖尿病病變,只要有糖尿病,醫師都能馬上判定出這一部分。再者,糖尿病的腳麻主要是愈周邊、愈外圍愈有感覺,比如說腳趾頭、腳盤比較麻,都是散扇性分佈的麻。
跗管症候群只有特定部位麻,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現象。一旦敲打脛神經及跗管等特定部位,會有一種電流竄過去的麻痛與灼熱感。

腳麻原因與症狀
本文摘自《自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朱家宏(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時報出版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