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吃完粽子別吃這種水果!選錯加重胃病、消化不良,防胃酸逆流4要點

早安健康編輯部、林荷玉
2025-05-31 11:00:00
192,895
收藏
分享
五月五,慶端午,說到這個粽葉飄香的節日,一定要提到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粽子」啦!雖然都說吃粽子要搭配蔬果一起吃才飲食均衡,但粽子可不能亂吃,一但搭配錯水果,反而容易引起噁心、嘔吐、急性胃腸炎等腸胃道的不適!該如何預防及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吃粽子後別配這種水果!不易消化、加重胃食道逆流超NG



端午節很多人都會應景吃粽子,今年你也吃到粽子了嗎?不過,中醫師楊茲甯表示,粽子的組成包括糯米、滷肉塊、鹹蛋黃等,多半是屬於「油膩、黏滯」的食材,本身對腸胃運作的負擔就相對比較大。

中醫認為,本身腸胃不佳者,不宜多食糯米類食物。另外,吃完粽子也要避免冰啤酒、冰飲料、冰淇淋或是偏生冷的水果,例如,西瓜、哈密瓜等,因為糯米等油膩食材遇冷容易凝固,變得更加不易消化,反而滯留在胃中,會容易引起腹脹、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急性胃腸炎等腸胃道症狀。

吃完粽子容易腸胃不適?3款茶飲解膩,水果這樣挑才聰明


吃粽子適合搭配可消積解膩的溫熱茶飲,像是洛神花茶、山楂陳皮茶、玫瑰花荷葉茶,具有去油解膩、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

水果的部分,可以搭配當令的蔬果、或富含酵素的常溫水果達到飲食均衡,如奇異果、蘋果、鳳梨、木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胃食道逆流不只火燒心 5穴位對抗胃酸逆流



端午過後總還是會有吃不完的粽子。不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特別小心引起消化不良和胃食道逆流。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胃食道逆流除了會出現火燒心、胃脹痛和噁心想吐等典型症狀外,胃酸還可能刺激其他部位,導致打嗝、口酸口臭、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異物感、咳嗽、呼吸喘促,甚至上背痛等不適。

而治療胃食道逆流常以疏肝理氣、消食導滯和健脾和胃為主要策略,針灸可從脾胃、大腸和心經的穴位著手,像是合谷、內關、足三里、豐隆和中脘等按摩5個穴位也同樣有緩解效果,建議按壓3-5分鐘,並且有酸楚感。

1.內關穴


內關穴
將一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放在另一手的手腕內側,無名指剛好抵著另一手的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這時三指併攏的食指所在位置,就是「內關」穴。

2.合谷穴


合谷穴
位於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掌骨間靠食指處。應朝著食指方向按壓,而不是朝掌心按,按壓時會有痠脹感。

3.足三里

足三里穴
站立,張開同側手掌,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身下,食指按在脛骨上,中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按摩時,用大拇指或者中指在足三穴里處按壓。

4.豐隆穴

豐隆穴
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就是「豐隆」穴。

5.中脘穴

中脘穴
肚臍正上方4寸,可將小指放在肚臍上,中脘穴約位於大拇指所在位置。中指、食指指腹垂直置於中脘穴上方,深呼吸後,一邊吐氣,一邊指頭緩緩下壓,至氣吐乾淨為止。

胃食道逆流應該如何自救?下一頁告訴你:熟記日常4要領助預防、改善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