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健談】健爸最近好忙,常常加班熬夜,讓Mary好擔心!今天Mary就要來跟大家分享幾個保肝穴道,沒事壓一壓,讓肝臟更健康唷!
上班族工時長、壓力大,又經常外食,對肝臟來說都會造成負擔!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於肝」,中醫談保肝最重要就是「多休息」,尤其是在晚上11點~3點這段時間,應讓身體獲得良好的休息,就能讓肝臟功能慢慢恢復。此外,穴道按摩也可促進肝臟健康唷!
1. 期門穴:位於胸下第六條肋骨間處,可疏肝解鬱,排除肝氣鬱滯。
2.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督脈旁約1.5寸(約4公分)處,能疏肝利膽,降火退熱。
3.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與第二指間隙後方凹陷處,可疏肝解鬱、清熱利膽、清肝明目。
4.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內側上方約3寸(約為手指四指寬)處,是肝、脾、腎三經交會之處,可養肝血、補脾氣、滋腎陰的效果。
5. 足三里穴:自膝蓋外側凸起往下四指寬,小腿骨外側約一姆指寬處,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中西醫師 陳至奐醫師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健談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
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 健談粉絲團

上班族工時長、壓力大,又經常外食,對肝臟來說都會造成負擔!黃帝內經提到「人臥則血歸於肝」,中醫談保肝最重要就是「多休息」,尤其是在晚上11點~3點這段時間,應讓身體獲得良好的休息,就能讓肝臟功能慢慢恢復。此外,穴道按摩也可促進肝臟健康唷!
1. 期門穴:位於胸下第六條肋骨間處,可疏肝解鬱,排除肝氣鬱滯。
2.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督脈旁約1.5寸(約4公分)處,能疏肝利膽,降火退熱。
3. 太衝穴:位於腳背、腳拇趾與第二指間隙後方凹陷處,可疏肝解鬱、清熱利膽、清肝明目。
4.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內側上方約3寸(約為手指四指寬)處,是肝、脾、腎三經交會之處,可養肝血、補脾氣、滋腎陰的效果。
5. 足三里穴:自膝蓋外側凸起往下四指寬,小腿骨外側約一姆指寬處,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中西醫師 陳至奐醫師
【延伸閱讀】
- 老是睡不飽、常脹氣都是肝病警訊!一定要留意
- 芝麻、枸杞入茶!16種護肝腎茶飲一次收藏
- 黑木耳、花椰菜煮出五行湯,排毒抗過敏又能護肝
- 肝氣混亂易怒焦躁!1杯養肝果汁補肝血不失眠
- 體重減少8%,脂肪肝就會消失!醫學教授:6個月瘦這樣最好
☆作者簡介☆
健談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
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 健談粉絲團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