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名:該限水時還大量喝水
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喝水」,洪永祥醫師指出,如果本身有心臟衰竭、肺水腫、肝硬化,或是尿量已明顯減少的慢性腎衰竭與洗腎患者,就必須嚴格限水,否則反而可能引發急性肺水腫,甚至有生命危險。
【正確做法】若已被醫師告知需限水,每日喝水總量應以「前一天尿量+500~700ml」為原則。比如前一天尿量只有300ml,隔天就最多只能攝取800~1000ml 的水分。找出適合自己的飲水量後,臺北榮民總醫院建議,可依時段分配日常飲水:早上7點到下午3點喝50%、下午3點到晚上11點喝40%、深夜11點到隔天早上7點則控制在10%。
第二名:喝太多水以為越喝越護腎
因為「多喝水護腎」,反而每天猛灌4000~5000ml的水搶救腎功能?洪永祥醫師提醒,過量喝水反而可能讓腎臟進入「高過濾狀態」,長期下來,除了低血鈉、低血鉀外,還可能導致腎絲球硬化、腎功能惡化等。
【正確做法】水當然要喝,但也要有節制。洪醫師建議,一般可依「體重的3~4%」來估算每日飲水量,腎友若需多補水,也最多以4%為限,避免過量反傷腎。
第一名:從小水喝太少卻完全沒發現
洪永祥醫師分享臨床觀察,原來最常見的傷腎習慣,是從小到大都喝太少卻渾然不覺,甚至不少成年人長年每日喝水不到1000ml,卻從沒覺得有問題。這些人不僅精神差、代謝慢、容易三高、痛風,也常出現泌尿道感染、結石,甚至「長期缺水導致腎臟過速老化」,腎絲球過濾率比同齡人低出許多。
【正確做法】建議找一天實際記錄總喝水量,是否達到體重的3~4%。平時隨身攜帶白開水,平均、多次地補充,才能養成穩定又護腎的喝水習慣。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