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慢性腎臟病帶來水腫、耳鳴,9大症狀都有特效穴位對症解!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腎臟科、復健醫學部、營養科醫療團隊
2021-04-07 14:00:00
107,769
收藏
分享

改善慢性腎臟病症狀的穴位



另外,慢性腎臟病友常會伴有以下症狀,可以利用適當穴位的按揉來達到症狀舒緩及改善。穴位如下:

症狀穴位
失眠按摩耳神門、手神門。
腰部疼痛,下肢痠麻按摩腎俞、大腸俞、委中。
皮膚搔癢可按摩曲池、血海。
疲倦無力及貧血可以按摩三陰交、足三里。
頭痛、肩頸痠痛風池、肩井。
水腫陰陵泉、三陰交。
耳鳴、陽痿湧泉、太谿。
便祕、腹瀉、消化不良天樞、足三里。
噁心、嘔吐足三里、內關。

按揉方式為找到上述穴位後,使用適當力道按壓穴位 10 秒,然後休息五秒,如此反覆按揉約 3~5 分鐘。身體兩側穴位皆對稱,可兩側穴位交替按摩。若洗腎患者手部有做瘻管或下肢單側截肢者可按揉健康側之穴位。

糖尿病患者若下肢循環差導致皮膚變較薄或有傷口之處,則要避免按摩那附近的穴位,可從遠處取適當的穴位來按摩。另外,有嚴重的水腫或肢體麻木之處也盡量不要按摩,以免因力道拿捏不易而造成傷口。

本文摘自《慢性腎臟病科學實證最強復健運動全書》/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腎臟科、復健醫學部、營養科醫療團隊/原水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腎病患者多氣虛!多按這2穴位補腎氣助調理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