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女尿失禁原因大不同,男性攝護腺肥大、女性骨盆底肌鬆弛是關鍵
「腹壓性尿失禁」最常發生在40歲以上、體型偏福泰、生產過2胎以上(胎兒經過產道出生的陰道分娩)的婦女。主因是懷孕、生產、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等因素,致使托住膀胱、尿道的骨盆底肌群鬆弛,影響了控制尿道的尿道括約肌功能。造成男性腹壓性尿失禁的原因,則僅見於「攝護腺癌」手術後遺症。
「迫切性尿失禁」不分性別,都有隨著年歲增加而變多的傾向,不過女性仍然占多數。儘管膀胱過動症的發病率幾乎沒有男女的性別差異,但迫切性尿失禁人口依舊以女性為多,一般認為這是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的緣故。
最後一種「溢流性尿失禁」屬於少見的型態。
「溢流性尿失禁」的患者,會感到若有似無的殘尿感,不使勁就無法排尿,排尿時尿液滴滴答答不暢快。男性的「溢流性尿失禁」,多是起因於上了年紀後的「攝護腺肥大症」,女性則是因為骨盆裡的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下垂造成「骨盆臟器脫垂」狀態,堵塞尿道、膀胱出口,導致尿液滯留在膀胱。
其他像是接受骨盆內的腹腔臟器手術,誤傷到膀胱神經,或是糖尿病引發的末梢神經麻痺等,也可能導致溢流性尿失禁。
男性年過40解尿後總滴滴答答?攝護腺肥大是主因
「解尿後滴尿」(Post micturition dribble, PMD)是男性特有的漏尿現象,也就是俗稱的「滲尿尾」。以為已經解完尿,穿好褲子、拉上褲拉鍊,尿液卻不由自主的滴出來,這樣的狀況在男性年過40歲以後變多。
嚴格說起來,「解尿後滴尿」並不屬於尿失禁,不過為此煩惱的男性非常多,因此將其視為漏尿認真治療,會更切合民眾的實際需求。
男性「解尿後滴尿」的「滲尿尾」現象,主要來自兩大主因。原因之一,是球狀海綿體肌力道不足,無法充分鎖住尿道口;原因之二是排尿無力,導致尿液容易殘留在尿道裡。造成排尿無力最常見的原因,則是「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位在膀胱正下方,環繞著從膀胱延伸出去的尿道起始處。由於位置特殊,當攝護腺肥大,自然會壓迫尿道,導致尿道狹窄,引發種種排尿問題。
造成攝護腺肥大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明朗,上年紀的老化因素與男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都是誘發的重要因素。攝護腺肥大引發的排尿困難、遺留殘尿感,也可能不只是殘尿感,而是實際滯留越來越多殘尿,導致頻尿或尿意急迫,容易連帶引發膀胱過動症。
當攝護腺肥大持續惡化,會逐漸演變成排尿不暢的尿滯留症狀,表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尿速緩慢、排尿中斷、殘尿感與排尿困難。
醫師教每天1分鐘簡單小運動有效改善漏尿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