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想長壽、強心肺?新研究揭這器官愈年輕是關鍵,小心3個壞習慣老更快

蕭捷健醫師
2025-08-28 12:00:00
582
收藏
分享

你的大腦比心臟老十歲嗎?Nature研究:器官老化不是同步的!大腦的老化是影響壽命的最強預測因子之一,來看看十大老化迷思。

Nature一項突破性的AI標定蛋白質研究,讓我們能像鐘錶師一樣,窺探體內各個器官的真實年齡,而這些發現,顛覆我們對老化的認知。

走慢一點,吃暖一點,笑多一點,健康就在你身邊。身體會記得你善待它的每一刻!請點我👉免費加入「早安健康LINE」👈讓我們帶著你一起越變越健康!

 

阿芷與她的十一個時鐘


一位名叫阿芷的 30 歲女性,自願參與了一項研究。她抽了一管血,利用尖端技術,一次性分析了血漿中數千種蛋白質。
研究人員將這些蛋白質比對龐大的資料庫,找出各自最常「出沒」的器官。

接著,他們將這些與特定器官相關的蛋白質數據,交給了 AI 機器學習模型,為阿芷估算出了她體內十一個主要器官的「生物年齡」。

結果令人驚訝:她的心臟年輕如28歲,但大腦卻已是35歲的狀態,足足快轉了5年。這個「生理年齡」與「器官生物年齡」之間的差距,被稱為「器官年齡差」(Organ Age Gap)

 

器官時鐘快轉的警訊


研究顯示,當某個器官的時鐘長期快轉,未來出問題的風險便會顯著提高:
 

  • 心臟時鐘走得快,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更高。
  • 大腦時鐘加速,與更高的失智症風險有關。
  • 腎臟時鐘過快,高血壓與代謝症候群更容易找上門。


更重要的是,器官年齡差越大,一個人的長期死亡風險也越高。有趣的是,數據顯示大約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人至少有一個器官在「偷跑」變老。但全身所有器官都同步快速老化的情況,其實相當罕見(約2%)。這意味著,多數人的老化並非「整組壞了了」,而是特定一兩個器官的失速。
 

十大器官時鐘的迷思

 

1. 迷思:老化是全身一起變老。


大錯特錯。如前所述,多數人僅有特定器官老化加速,且各器官的年齡關聯性並不高。
 

2. 迷思:小酌有益健康


在大型生物資料庫分析中,即便是適度飲酒,都與多個器官的加速老化有關,與抽菸、加工肉品同列於「催老」的黑名單上。
 

3. 迷思:運動量夠就好,強度不重要。


研究發現,高強度運動(Vigorous Exercise)與多個器官的年輕化關聯更為顯著,效果優於僅從事輕度活動。
 

4. 迷思:所有的肉類都不健康。


研究將肉類區分對待。加工肉品的確與器官時鐘加速有關;然而,攝取富含油脂的魚類或家禽(如雞肉),反而與較年輕的器官狀態呈現正相關。
 

5. 迷思:綜合維他命只是吃心安。


數據顯示,服用綜合維他命、維他命 C、魚肝油等補充品,與至少兩個器官(特別是腎臟、大腦)的年輕化有關。但這不代表你該立刻去藥局囤貨,任何補充品都應謹慎評估。

下一頁繼續看看還有哪5大迷思,原來大腦老化不只跟失智有關!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