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痛、那裡痠,很多人就會直接到藥房買止痛藥。吃了止痛藥,但疼痛的問題解決了嗎?往往沒有,而短短幾個小時藥效會過去,但是對身體可能的負面影響,是否也真的就過去了?
一位長者本身腎功能不理想,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次因感冒到藥局拿藥。藥局因為想要快點治好,結果開的劑量較高,才吃一兩包藥,結果肚子不舒服、解黑便,接著尿量減少、水腫,到醫院就診,醫師檢查吃的藥,發現裡面就有止痛藥成分,接下來診斷急性腎衰竭,腸胃道出血。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昭妤表示,上述案例在她的行醫過程中並不陌生。本來是很簡單的感冒或痛風,結果演變成住院兩三個星期,腎功能甚至不再恢復,必須長期洗腎。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想起另一個「神奇」的案例,之前自己小孩的老師經常腰痠背痛、人不舒服,經人介紹買了一罐藥,吃了之後竟然全身會痛的地方都不痛了。這樣的「好事」反而讓老師自己也嚇到,因為平常吃醫生開的藥都沒這麼神效,於是趕快來看林杰樑醫師,最後發現腎功能因此了出問題。
陳昭妤指出,可以在藥房就買到的止痛藥,最常見的就是乙醯胺酚,也就是普拿疼類,經由肝臟代謝,雖然常有廣告強調它可以很快代謝,但如果是肝功能不全的民眾,仍可能造成藥物在體內累積而產生毒性;另一種是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則對腎臟有些傷害,對長者、腎功能不全或慢性病患,吃下一兩個劑量後就可能產生明顯對腎臟損害,後續則會產生一些併發症,因此必須小心。
而很多病人服用止痛藥後,有可能不幸洗腎,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初期吃了大量止痛藥,或是長期使用止痛藥,使得藥物劑量持續累積,最後導致腎臟功能惡化而要洗腎,然而,接下來得到膀胱癌或其他泌尿系統癌症的風險,相比其他人是來得更高。
吃藥並不可怕,問題出在有沒有吃錯藥!下一頁掌握醫師建議的4個原則才會更安全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才2包藥竟吃到要洗腎!醫師警告:後續還易癌上身
止痛藥一吃見效?吃2次就急性腎衰竭
一位長者本身腎功能不理想,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次因感冒到藥局拿藥。藥局因為想要快點治好,結果開的劑量較高,才吃一兩包藥,結果肚子不舒服、解黑便,接著尿量減少、水腫,到醫院就診,醫師檢查吃的藥,發現裡面就有止痛藥成分,接下來診斷急性腎衰竭,腸胃道出血。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昭妤表示,上述案例在她的行醫過程中並不陌生。本來是很簡單的感冒或痛風,結果演變成住院兩三個星期,腎功能甚至不再恢復,必須長期洗腎。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想起另一個「神奇」的案例,之前自己小孩的老師經常腰痠背痛、人不舒服,經人介紹買了一罐藥,吃了之後竟然全身會痛的地方都不痛了。這樣的「好事」反而讓老師自己也嚇到,因為平常吃醫生開的藥都沒這麼神效,於是趕快來看林杰樑醫師,最後發現腎功能因此了出問題。
不只洗腎!止痛藥吃太多當心膀胱癌
陳昭妤指出,可以在藥房就買到的止痛藥,最常見的就是乙醯胺酚,也就是普拿疼類,經由肝臟代謝,雖然常有廣告強調它可以很快代謝,但如果是肝功能不全的民眾,仍可能造成藥物在體內累積而產生毒性;另一種是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則對腎臟有些傷害,對長者、腎功能不全或慢性病患,吃下一兩個劑量後就可能產生明顯對腎臟損害,後續則會產生一些併發症,因此必須小心。
而很多病人服用止痛藥後,有可能不幸洗腎,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初期吃了大量止痛藥,或是長期使用止痛藥,使得藥物劑量持續累積,最後導致腎臟功能惡化而要洗腎,然而,接下來得到膀胱癌或其他泌尿系統癌症的風險,相比其他人是來得更高。
吃藥並不可怕,問題出在有沒有吃錯藥!下一頁掌握醫師建議的4個原則才會更安全
吃止痛藥:掌握正確用藥4原則
- 急性感冒、一點點頭痛、腳扭傷,一時不方便就醫,先買止痛藥應急是可以的,但不建議長期使用。
- 如果年長、腎功能異常、慢性病、已經有多種藥物使用中,不建議自行買藥服用,可能會有不想見到的後果。
- 不建議隨便買止痛藥服用,慢性疼痛要找出原因,身體不會無緣無故痛兩三年,就醫治療才是上策,而不是長期依賴止痛藥,可能會造成身體損傷。
- 去日本旅遊,在藥妝店往往會指定買大家都說特別有效的止痛藥,其實裡面可能含有耗損肝腎功能的成分,長期吃、高劑量吃都會對身體有所損傷。很多OL自己吃覺得有效,就分享給別人,其實這樣非常危險,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相同的藥對不同的人可能會造成傷害。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才2包藥竟吃到要洗腎!醫師警告:後續還易癌上身
延伸閱讀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