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抗炎消脹氣,5大辛香料保護腸道不輸藥!醫推這1種更是大腸癌剋星

新聞中心傅鴻儒
2025-09-14 10:00:00
1,067
收藏
分享

料理中常見的薑、蒜、香菜等香料,看似只是「提味小幫手」,可能都暗藏守護腸道的力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於臉書、Youtube頻道分享,它們不僅抗發炎、調節腸道菌相,甚至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的效果。她特別點名5種最常見的辛香料,建議大家日常飲食中不妨多多運用。

5大常見辛香料保護腸道!第4種台菜必吃更是腸癌剋星

薑黃:抗發炎、改善腸躁症

薑黃是咖哩的靈魂調味,其活性成分「薑黃素」屬於多酚,具有強大抗發炎作用。研究顯示,長期攝取薑黃能減緩腸躁症(IBS)症狀,並提升腸道內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菌數量。

不過薑黃素其實很容易被身體排掉,吸收效果不算很好。黃郁純醫師提醒,煮咖哩或料理時,不妨加一點黑胡椒,裡面的胡椒鹼能大大提升吸收率。如果是吃保健食品,國際建議的量是一天不要超過200毫克,大約每公斤體重0到3毫克就好。

生薑:消脹氣、助消化

華人飲食中常見的薑,不只是驅寒食材,更是天然的消化幫手。研究指出,每日攝取約2克生薑,可加速胃排空,減少消化不良、腹脹、便祕等困擾。黃郁純醫師建議,平時若不方便烹調,也可以準備薑茶包,沖泡後熱飲同樣能達到舒緩腸胃的效果。

日本內科醫師石原新菜更將薑列為她的「愛用蔬菜」,她會將薑切片蒸熟、曬乾後磨成粉,加入各種料理,甚至自製生薑紅茶。她分享,這樣的吃法對改善便秘、生理痛、月經不順、多汗症甚至痘痘,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香菜:調整腸道菌相

雖然有人避之唯恐不及,香菜卻對腸道微生物相有正面影響。2022年評論指出,香菜能改善腹瀉、噁心等症狀,並增加雙歧桿菌、顫桿菌等有益菌群,促進短鏈脂肪酸「丁酸」的生成,進一步修復腸道黏膜。更驚人的是,有研究發現,有病患連續一個月天天吃香菜,體內的汞含量竟從30微克降到12微克!

不過香菜也不是人人適合,因為它含鉀量極高,無毒教母譚敦慈與腎臟科醫師謝孟璇,曾受《早安健康》專訪提醒,腎功能不佳的人若吃太多,恐怕會引發危險的「高血鉀症」,可能出現冒冷汗、喘、心律不整等狀況,甚至需要緊急就醫。

下一頁繼續看看還有哪些辛香料能抗發炎、穩血糖,甚至常為大腸癌剋星👇

收藏
分享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